亲子阅读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U12儿童阅读 发布

2016-08-25 11:12

栏目:听和读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真正从爱的角度出发,不掺杂虚荣,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就会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他一起读他喜欢的书,就会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而不加干涉。

孩子七岁以前,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包括他的游戏。心理学主张这个时期孩子的学习方式以游戏为主,鼓励孩子说话,尽量发展言语而不是急着发展文字能力,不一定要鼓励他认字。

七至十一岁是左右脑共同发展期,这时候右脑越来越饱满,左脑开始快速发育,此时可以大量认识文字。也许你对游戏这种学习方式还不太放心,把游戏和游戏人生混为一谈。其实仔细想想,玩游戏的目的是完成任务争取胜利,这与学习的目的是一样的。玩游戏的过程是紧张而快乐的,理想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紧张而快乐的。

所以,亲子阅读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 以孩子为本位,尊重理解

亲子阅读的主体是孩子,主要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所以,我们不要像个木匠一样,将自己的计划强加于孩子,把我们所期望达成的教育目标都放在孩子身上。在什么时间读、读什么、读多少、怎么读都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尽量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如果你有好的建议,可以与孩子心平气和地商量,而不是逼孩子执行。

在许多人看来,奥巴马的童年并不幸福,这样一个人竟能健康成长,甚至成功登上总统宝座,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其实,从奥巴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一个大胆、充满幻想、尊重他的母亲:她可以和儿子一起观赏日出日落的美景,可以半夜起来和儿子一起赏月;她遵从“兴趣大于知识”的原则,让儿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此外,无论是继父还是外祖父母,他们都对奥巴马很好。他们相信人有自我成长的能力,相信感受大于说教,没有人告诉他应该读哪些书,考什么大学,而是给了他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他自己去感受和体验。奥巴马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他的梦想是在一次次感受和体验中明晰的,他所做的来自他内在的渴求。

从奥巴马的成长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尊重孩子内在的渴求,相信孩子成长的能力。

2. 以朋友相待,平等分享

有人反对与孩子做朋友,认为大人就是比孩子高明,所以在亲子共读时大人对孩子应该是教导而不是分享。多年来,我和无数孩子一起快乐地阅读了无数的书,我的体会是:一定要和孩子做朋友!一来孩子和大人各有所长,成人的脑子里有太多的概念、逻辑,擅长推理、分析,又习惯先看文字,所以在感性的认知和图像的阅读上往往不及儿童。相反,儿童的背景知识相对缺乏,还没有很好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等,需要成人的帮助,而彼此分享正好可以互相补充。二来朋友的身份可以让我们放低身段,真正从孩子的视角看阅读、看世界。这种换位的读书和思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也更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比如读无字书,因为有图无字,限制了你通过文字理解内容的能力,却正好能让孩子有更多想象的空间,给孩子更多的乐趣。有朋友问我:“有些书没有文字,怎么讲啊?”我告诉她:“直接让孩子讲!”结果孩子讲得非常棒。和孩子一起读“大拇指无字故事书”系列中的《小鸡和狐狸》或者《十朵小云》吧,看看孩子讲的故事和你讲的哪个更有趣。

3. 遵循自然发展,让孩子爱上阅读

遵循自然规律就不能心急,不能揠苗助长。揠苗助长的故事谁都知道,然而这并不能杜绝此类情况频频发生,只不过家长们把“揠”变成了软硬兼施:或是硬性要求读多少,读后完成哪些任务;或是以好吃好玩的为奖励,引诱孩子完成自己设定的阅读任务。这样做的结果是扼杀了孩子真正的阅读兴趣,导致孩子将阅读或视为苦役,或视为自己索要物质的手段。

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到快乐和进步,孩子才会生发出对阅读的内在渴求。我们都期待孩子能读懂读透每本书的意义,期待孩子读完后就能成长一大截,于是忍不住进行深奥地分析,忍不住说出你的期待,最后也许还忍不住埋怨孩子不开窍。如果阅读这么沉重,孩子迟早会被压得不想前行。书的内在意义一定会影响孩子,只不过这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很多书可以从小读到大,但每一次阅读,孩子的收获都不一样。理解和感悟的浅与深是相对而言的,不必苛求一个才几岁的孩子以研究性视角来阅读,这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没有人可以一步到达最高峰。作为家长,应该只带领而不掌控,只关怀而不强势干涉,多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

4. 坚持正向思维,运用良性暗示

约翰·柏林罕的《迟到大王》对大人来说,是一面镜子。小男孩说实话,老师就不信,偏偏认定他是在撒谎,那么以后小男孩还会选择说实话吗?他还会相信实话吗?

如果我是这个小男孩的老师,我会选择相信,我会关怀这个已经受到惊吓和伤害的孩子。因为信任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信任能让孩子更诚实,也有助于孩子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积极的暗示是以正向思维去看问题,于人于己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在学校常常问身边的孩子昨天在家读了什么书。大部分孩子会坦诚地告诉我,让我不仅很幸福地感受到孩子们读书的快乐,也了解了一些我没有读过的书。也有个别孩子会支支吾吾地说,读了,但有些忘了。我会告诉这样的孩子,下次一定要记得,因为我很希望他讲给我听。我知道,哪怕那个孩子确实没有读,但有了我们的对话,他回家一定会读,他不会让我再失望。可是,有个悲观主义者不这么看,他对我说,你怎么不想那些孩子是在骗你呢?他对孩子的问话结束时,总要加上一句:“不要骗我哟,我查得到的。”多么像《迟到大王》里那个可悲的老师呀!他的负向思维是对孩子的偏见、否定和放弃,是负面的强化,是对孩子的自尊、自信和热情的破坏。总是被怀疑没有读书的孩子,他还能信任别人吗?他还会说真话吗?他还会一如既往地痴迷于读书吗?

本文摘自《亲子阅读ABC》

作者:袁晓峰  李文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