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的妈妈:爱他就要学会放手

王慧(小) 原创

2016-08-24 15:16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3-6岁6-12岁

里约奥运已落下帷幕,这场奥运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与感动。

赛场上林丹和李宗伟再次相遇,大家期待的“林李大战”再次打响。

这一次半决赛中林丹战败,将李宗伟送入决赛,这是12年间他们的第37次交手,既是对手亦是挚友。一路坚持,成为了里约奥运会赛场上的老将。

林丹走上大满贯之路,要感谢他的母亲,这个养育金牌的的人,是她的决心和狠心才有了今天的“超级丹。”

林丹自9岁开始离开母亲的怀抱,到省队进行训练。还是小不点的林丹几乎每天都要给妈妈写信,希望妈妈把他接回家。

妈妈总是强忍心酸,依旧放儿子在省队磨炼。毕竟“要为他前途着想,应该让他出去。”

事实上林丹在省队的遭遇,可能是有些人一辈子也遇不上的。他并不是幸运的宠儿,他有今天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拼搏来的。

他待过八一队、代表过福建队、也被国青队除过名,但是最终他又回来了,并且进入了国家队。

那些受过的苦,流过的泪,林丹的妈妈都知道,最终和儿子一起坚持了下来。

林丹也成为了羽毛球运动历史上第一位集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全英赛冠军以及多座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球员。

没有谁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感谢林丹的母亲让我们见证了今天“超级丹”的辉煌,以及那些为国争光的时刻。

曾经有一篇文章《凶狠的母爱》中,母亲在得知自己重病在身时,对儿子“痛下狠手”为的是在她走后,儿子能自强自立。

一开始痛恨母亲的儿子,在看到母亲遗书时嚎啕大哭。

魏永康的事例还记忆犹新,一个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19岁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成为了现代版的“伤仲永。”

这都是他的母亲只为孩子学习好,其他的她都可以代劳,把孩子培养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

热播电视剧《小别离》也是讲的:父母要学会放手。

《小别离》中的三个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孩子送出国。但他们更想把孩子留在身边的那种无奈。

所以他们拼了命的让孩子学习,只要孩子学习好,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除了学习别的事情一切免谈。

他们时时刻刻掌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偷看孩子日记,阻止孩子早恋。

可是这样真的就好吗?孩子就会感谢他们吗?

这样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更叛逆罢了。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爱”和“害”却在一念之间,若在必要时不放手,又怎样去成就孩子。

《成为优秀父母的十大法则》中写过:每一个儿童都至少需要一个“异常衷心”的成人。

而林丹的母亲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异常衷心”的人,她懂林丹的每一个苦,每一处痛,也在他身后默默支持着。

真正的父母之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资料来源:《成为优秀父母的十大法则》

文:心语心愿

图片来自:网络

U12育儿原创作品,非经允许谢绝转载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U12育儿的观点和立场)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