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知道了吗” 包含5种错误认知

叶佳妈妈 原创

2017-07-27 16:40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6-12岁

中国传统观念中,“孩子”什么也不懂,成人要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孩子,往往结束了还反问一句做提醒“知道了吗?” 孩子连连点头,“知道了”。但是家长你“知道”孩子知道什么了吗?

家长常常要孩子“知道”结果,但是“知道”的实质其实就是一个“结果”,孩子“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就算孩子知道“所以然”知道“结果”又怎么样?是不是意味着他具备了一切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呢?这些家长告状的“结果”能不能帮助孩子体验生命和生存的过程呢?

对待事情的看法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孩子,以及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大多数的家长们常常会犯下面5种错误。

1. 认为孩子是个知识罐子

家长往往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的罐子,拼命的往里面装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碰到什么就装什么,根本不管孩子在感受什么、观察什么、探索什么,只是一味的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

比如:家长在孩子过红绿灯时,不停的要孩子看红绿灯,听他们重复灌输着“红灯停绿灯行”,看上去表达了对孩子的爱、保证了孩子的安全,实际却可能打乱了孩子原本对汽车的观察,孩子茫然扭头顺着家长的手看去,他们看见的可能只是家长的胳膊、远处的楼、路边的树。

他们把精力用在装满各种小常识上,把自己当做了杂乱无章的抽屉。在以后的某些场合,他们会卖弄着家长重复灌输的常识,迎来了别人的赞叹,却输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2. 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

不知道现在家长们都哪里来的自信,网络上学点碎片化的知识,看了一些育儿书籍,就自诩是专家,带着热切是渴望感染着周边的人。他们拿孩子练手,把孩子当成一张白纸,按自己想象的模式去教导孩子,不管孩子的自然发展机制,只想和别人比较证明自己的教育模式是对的。

如果孩子真的被塑造了他想要的样子,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天才儿童,成了各家父母竞争教育孩子的模板。但这个孩子基本也被毁了,他就像流水线生产的机器一样,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和童年,永远不能成为他自己。

3. 把孩子当宠物

超市里,孩子观察食品、玩具,妈妈不满孩子的专注,悄悄的躲了起来。当孩子看不见妈妈,惊慌的要哭时,妈妈偷笑着跳了出来,“我在这呢!哈哈”

这样的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把孩子当成了宠物,一次次的逗弄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自己的发现中引导到自己的行为和动作上,但是,这些对孩子的发展一点意义都没有。

他们把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或者将孩子打扮得赏心悦目,更多的只是取悦自己,从未考虑孩子想要什么。孩子呢,慢慢的不信任这个世界,逐渐恐惧、仇视,甚至也会用扭曲的心态去逗弄别人。

4. 认为孩子是麻烦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说的大概就是这样。其实很多妈妈情绪化转变特别快,但自己往往还不知道。心情好的时候,觉得孩子是天使,拉过来又亲又抱;心情不好时,控制不了情绪,拿孩子撒气,责怪孩子麻烦。

长此以往,孩子觉得自己是个麻烦,一直痛苦、有负罪感,和别人在一起也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即使成年后碰到自己喜欢的人也会自卑的想,“我什么都不好,为什么他会喜欢我”。一辈子低自尊、低自爱,容易轻视自己的生命。

5. 认为孩子是上帝

父母大多是独生子女,生了孩子自然宝贝的很。看见书上说要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他们就按照书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味的顺应孩子,没有搞清楚孩子的成长,只知道满足孩子的欲望。

孩子呢,不知道别人的需要和自己的真实情感,只知道世界围着他转,所有人把他当上帝一般对待。如果受了打击,容易失落愤怒发脾气,还会要挟别人满足自己,导致被群体所遗弃。

 


声明:本文由U12家庭教育网签约作者苏小夜撰写,仅代表其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