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亲人去世,妈妈不让孩子参加葬礼有错吗?

陈妍妈妈 原创

2017-09-07 16:03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6-12岁

点击播放按钮即可收听主播翟琳朗读音频

  ◆

跟朋友小A聊天,无意中谈到了孩子对死亡的困惑。

她说,和孩子一起看新闻,正好看到一则涉及死亡的报道。她发现孩子突然显得既不安又困惑。

所以,当家里亲人去世时,小A就没让孩子参加亲戚的葬礼。

但是她老公却认为她有点太神经质。

小A问,她这样做对吗?如果不对,该怎样让孩子面对“死亡”的话题?

死亡是生命不可逃避的一部分,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常常回避或否认这个问题。

媒体会让死亡看起来非常可怕和痛苦,以至于死亡成了千篇一律的事情。

即使年迈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死亡作为一个自然过程来临时,通常也不是在家里,并且不会让孩子们见到。

这些问题使得孩子们很难对死亡有一个健康的理解和看法。

和孩子们谈死亡,虽然很有挑战性,却是养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能给孩子们提供信息、支持和安慰;还是了解孩子已经知道些什么以及他们可能有哪些错误观念的一种方式。

具体的做法是:

1、不要试图向孩子隐瞒死亡和临终的事实。

你要通过让自己能够谈论死亡和临终,使孩子也能谈论。

要通过坦率地谈论那些生命垂危的人,并鼓励孩子与临终者交谈,帮助孩子学习参与其中。

如果孩子要去探望临终者,要让他们为即将经历的事情作好准备。

如果不允许探望,要让你的孩子打电话、寄卡片或写信问候。

当有人去世时,不要把孩子打发走。孩子也需要安慰。

2、不要在孩子面前隐藏你的悲伤。

当你失去了关系亲近的人时,不要在孩子面前隐藏你的悲伤。要让他们看到,悲伤没关系。

3、带孩子参加葬礼

要允许孩子积极参与料理后事,尤其是与他们亲近的人去世时,以便他们能获得一种圆满结束的感觉。

这包括参加葬礼、守灵、追悼以及种纪念树或制作借用大家回忆的纪念箱。

要提前让孩子们为即将经历的事情作好准备,并允许他们选择是否参与。

要让他们帮助计划周年忌日的活动。

4、当家里有宠物死了的时候,要让孩子参与计划一个适合的仪式和葬礼

要将此作为一个机会,与孩子讨论他们对于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的看法。

要鼓励孩子表达他们对与这只宠物所共度时光的感激。

5、当孩子们接触到由暴力导致的死亡时,要坦率地讨论他们的恐惧和忧虑

要帮助他们明确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使他们不至于感到自己很容易受到伤害。

这可能包括祈祷、写日记、画画,以及与包括老师和朋友在内的人谈谈。

6、不要期望你的孩子通过一次谈话就能理解死亡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以,你也许需要经常提到这个话题。

有些孩子可能 只需五分钟就能处理掉自己的悲伤,而另一些孩子则可能 一直害怕自己会死去,或担心自己会失去父母,没有人照顾自己。

7、不要用模糊的字眼将死亡描述得充满幻想和恐惧

孩子们有时只会按字面意思理解事情,所以不要用诸如他睡着了,他离开我们了,他现在幸福了,我们失去他了,他病死了,他老死了之类的话,这些话会让孩子对死亡意味着什么产生各种幻想和恐惧。

8、要向孩子解释,不同的人对于死亡以及死亡时发生的事情,有不同的信念

要强调所有的观点都值得尊重。

9、当孩子亲近的人去世时,要通过和孩子谈论那些快乐的时光和美好的回忆,来平衡痛苦的表达。

不要拿走逝者的照片,或者对待逝者就好像这个人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死亡跟孩子开展一些延展性的话题,

比如

1、和孩子们谈谈如何为你们所在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作好准备。

要确何他们知道在发生火灾、地震、龙卷风或飓风时该怎么做。

当他们知道该如何做时,有助于他们感到自己不那么 容易受到伤害。

如果孩子们为那些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国际事件担心,要鼓励他们给国会议员和总统写信。

2、要留意孩子可能在为丧失亲人而悲伤的迹象,并准备好给予安慰。

如果孩子问你什么时候会死,要安慰孩子说你可能还会活很长时间,而且即便你出了什么事,还有 很多爱他并且会照顾 他的人。你也可以说:“我不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

3、如果你的孩子感到内疚或认为是自己造成了某个人或宠物死亡,要保持坦率的沟通。要倾听并安慰孩子。

4、要注意,不要将孩子与那些已逝的人作比较。

没有哪个活着的人能够与一个天使比。

5、要鼓励孩子通过制作剪贴簿、相册或写日记来记录自己的感受。

6、当你的孩子经历了某种丧失时,要记住悲伤是需要时间的。

不要认为表达一次痛苦和关爱,或举行一场仪式就足够了。

 

通过你的表达和孩子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及时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有了父母的帮助和自己的勇气,他们能够面对自己对未来的恐惧。

当知道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时,他们还能懂得更加珍惜生命。

如果家长自己对死亡和临终有着积极的态度,那么孩子也会学会,将每一天都作为一个礼物来迎接。

声明:本文由U12家庭教育网签约作者陈妍撰写,仅代表其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