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亲子生活 > 正文

“体罚”式教育: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西贝 原创

2016-04-08 09:00

栏目:综合

年龄:

对于中国式家庭的孩子来说,“体罚”并不陌生,很多时候都会伴随着父母“不打不成才”的理由。长大的你,是偶尔会怀念被打的日子,还是仍旧不理解这种教育方式?

先来瞧瞧那些年爸妈使用过的“武器”吧!

1、鸡毛掸子

此“武器”的知名度可不是开玩笑的,曾流行一时。持有者只要稍稍一用力,就能造成鸡毛满屋飞的场面,跟武打片里打架的视觉效果有的一拼。于是,还没有把它作为工具正式用到除尘上,就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

2、树枝(柳树条)

这种“武器”的出现,有一定的场地限制,多半是在外出的时候,随手一折做成的。细细的柳树条能做成美观的编织品,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是伤起人来也不含糊,受力面积小就更疼了,一下子下去可是一道红印。

3、木尺

以前,很多人家会有缝纫机,所以木尺是常备着的,这算爸妈拿得比较顺手的“武器”了,随便拿哪头,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过质量不好的或者身体比较结实的话,木尺容易断哦。

4、皮带

爸爸们的专属“武器”来了,就像“抽老牛”游戏的鞭子一样,看着都疼。此“武器”的特点是随身携带,一抽就有,当然了,响声与伤痕齐在。

生活中的“体罚武器”其实随处可见,你是否中过招?

就拿我来说吧,从小到大,爸妈打我打得很少,可能因为我是女孩子的缘故,弟弟被打的那叫一个多,那时候他很调皮,有点倔,被打也不肯承认错误,衣架、鸡毛掸、苍蝇拍、皮带……“武器”换了一个又一个,看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对于中国家庭的“体罚”式教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从小因为“体罚”留下心理阴影的,也有一直理解父母做法的,甚至觉得“体罚”有必要的。

@脆永元:苦大仇深。

@初音的胖次:被母亲打过,在众人面前罚跪……直到现在都会想起小时候的事,现在大了一直跟母亲有隔阂。不喜欢跟她说话,甚至是厌烦。

@李吃吃要减肥:以前一直觉得,自己乖乖的做个听话的孩子就不会被打,现在在幼教单位才知道,自己现在的性格完全是由父母造成的。小时候的自己就像一个小动物,不听话就会被打,然后自己在角落里舔着伤口,好可怜。突然有一种愤恨,可是那是父母,我不能恨他们,我要试着改变自己,之前的事情已经发生,我无法选择。

@红袖添乱:打过,首先肯定是我自己犯错了,跪着被我妈用竹条子抽,我狂嚎,我妈怒值更高,更狂抽。1、时隔多年,我还是爱我妈的。2、我绝不打我自己孩子。

@葱油:我觉得打还是要打的,至少要让他知道,犯了错就理应被惩罚,而且必须让他认同“犯错就要惩罚”,自愿接受惩罚;而且最好的话,父母也能一同受罚,也让孩子知道,自己犯错,受伤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父母。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小时候不理解这种教育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理解的。最近湖南卫视热播的一档大型真人秀节目《旋风孝子》想必好多人注意了吧?荧幕中的陈乔恩一直给人清新自然、乐观大方、满满正能量的甜心形象,让人不禁感叹,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会培养出如此明媚的女子。事实上,生活中的陈乔恩跟妈妈并不亲近,她在采访中坦言:“常常会觉得很恐惧,因为我小时候就活在恐惧之中,她(妈妈)常常压力很大,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讲话,因为我怕她会打我。”从前的陈乔恩觉得被呼巴掌很没有尊严,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打孩子。现在,她开始理解妈妈,觉得妈妈那样的做法并不是因为不爱她,这只是属于她家的教育方式。相反,她还安慰感到抱歉的妈妈:“妈妈,我现在真的没事,我是铁打的孩子,很耐打的。”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这种味道,毕竟它不会因为一时、一人而随即改变。“体罚”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如果你选择“体罚”的教育方式,那在过程中让孩子明白这么做不对,以后如何做就可以了,适可而止。掌握不了“武器”轻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孩子的成长。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体罚”不能作为为人父母的你的泄愤方式,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总之,无论哪种教育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孩子有所收获,更好地成长。

文:西贝

图片:来源网络

U12育儿原创作品,非经允许谢绝转载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U12育儿的观点和立场)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