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育儿杂谈 > 正文

请不要戴成人的“眼镜”去看待“好学生”与“坏学生”!

孟母教育 发布

2015-12-14 08:42

栏目:综合

年龄: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家长总是担心着自己的孩子会变为“坏孩子”,学校中的老师也把学生分为了“好学生”与“坏学生”。但是,当我们在判断、评价孩子时,我们是否全面的了解了他们,是否力求不以偏概全,不以一时或一事就把他们看死?难道父母老师眼中的 “好学生”就真的“好学生”,“坏学生”就只能是“坏学生”?到底该怎样去看待,怎样去区分判断,它们的定义在哪里呢?

1、我们该持有怎样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只是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它决定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从学生观那里,我们可以透视出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对作为个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基本看法。不难看出,这只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去定义看待学生的,恐怕更多的时候是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根据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甚至是按照传统的成人世界的观念,采取静态的做发去评价、评判学生的。而素质教育却要求我们,看待学生实际上就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看待一个不断发展的人。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学生观,不仅要从学生出发来看学生,而且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

2、不能简单以自我角度评判,学生是处在发展中的人

学生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来看待学生,不能以自己的情感来代替学生的情感,必须研究学生现有的认识、思想、情感。但在现实的教育中,仍然有许多人持有“从小看看,到大一半”等诸如此类的观念,很多时候就一棍子打死定义,看不到学生的可变性、可发展性;要么把学生捧上天,早就为他规定发展的人生轨迹,这都是非常有害的。作为教师和父母,我们要在工作中摒弃那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式和“一俊遮百丑”的片面思维,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远处”,看到他们的“未来”。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的。

3、每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

他们是有差异的人,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因为学生不仅是有差异的人,而且他们的差异是多个方面,既有认知能力的差异,又有认知方式的差异;既有多种智力差异,又有心理品质的差异。只有承认学生的差异,善于发现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4、学生的成长是不定型的,正确评价学生的“得“与”失“

过早地用“好”与“不好”来划分他们的等级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他们的成长也没有好处的。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善意地评估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持积极的促进态度。对于哪怕是一时的所谓的差生,也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之所以为学生,主要在于他们的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同时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当然他可以是学习优秀的学生;他可以是有礼貌、道德高尚的学生;他可以是一个无拘无束、快乐成长的孩子。即使他是一个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学生,如果仔细观察,他还是有我们平常看不见的缺点。所以,我们不能仅以单一的标准评价学生,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一个事实:要完整、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得”与“失”。有的时候,在我们眼中的“得”,未必就是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得”,而成人眼中的“失”也未必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失”。而我们考虑的是,能否使学生扬长避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才是这一问题的关键。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